返回首頁

刺柏觀賞特性(刺柏主要特征)

來源:www.ingames.cn??時間:2023-02-02 09:16???點擊:228??編輯:xuning???手機版

內容提要【刺柏】熱度:154

1. 刺柏觀賞特性

柏樹由于四季常青,超長的壽命,千年不腐的舍利,極其耐旱耐澇等特性深受盆景愛好者的推崇。

但有朋友反映下山樁難成活,今將我種植的幾點體會與大家分享,不足之處還請大家諒解。

一、種植時間: 不要以為柏樹同其他常規樹一樣在萌動以前采植,柏樹要等到發芽以后挖掘,越晚成活率越高,早春種植的成活率低些。

一般從發芽到秋后都能正常成活。

二、殺蟲: 第一次種植的樹樁要對樁身噴一次敵敵畏或樂果以殺死寄生蟲卵。

三、采挖: 采挖時要盡量多帶土坨以保全毛細根提高成活率。

主根截面用紅霉素消毒。

四、用土: 最好用山土。

如果沒有爐灰,黃沙與田土混合也行。

總之要疏松透氣。

五、澆水: 首次種植不要澆太多的水,保持濕潤即可,等過些時候再澆透水。

葉面可以噴水。

六、防治: 第一年種植的柏樹不管成活與否都是天牛喜歡產卵的地方,這也是難成活的主要原因,要隔段時間向樹干上噴一次藥。

七、選樁: 要盡量選生長旺盛的樹樁,因為這樣的樁子毛細根豐富易成活。其實柏樹的成活率很高,成活后也很好養。

2. 刺柏主要特征

刺柏的生長期:在黃河中下游平原,春夏秋三季都能生長。它喜光,耐寒,耐旱,主側根均甚發達,在干旱沙地、在肥沃通透性土壤生長最好。向陽山坡以及巖石縫隙處均可生長,作為石園點綴樹種最佳。在自然界常散見于海拔1300~3400米地區,但不成大片森林。

刺柏常用做園林用途,木材可用做家具材料,根可入藥。

3. 刺柏的種類

柏樹品種中刺柏最貴。

柏科刺柏屬, 常綠喬木。樹冠狹圓錐形, 小枝柔軟下垂, 葉翠綠色, 3 枚輪生, 呈披針形, 中脈微隆起, 兩側各有一條白粉帶, 產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。

刺柏性喜光照, 稍耐陰。其適應性強, 能耐干旱和瘠薄, 在酸性和中性土壤中均能生長。盆栽時宜用肥沃、排水良好、富含腐殖質的泥土, 可使長勢良好。

刺柏樹姿挺立秀麗, 枝葉下垂, 十分優美雅致, 是制作盆景的理想素材。制作時以修剪為主, 適當蟠扎, 再配以山石, 頗有蒼勁高潔之感。

4. 刺柏的園林用途

1、柏木

柏木花期是在每年的3-5月份,其具有極強的生命力,非常適合作為品種植物,養殖起來比較方便,而且它的木材防腐效果較好,適合制作建筑、家具材料,而且葉子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。

2、扁柏

扁柏又名側柏,花期在每年的4月,10月后果實成熟,其木材可以制作家具、建筑材料,果實用于榨油,另外扁柏生長速度緩慢,生命力頑強,觀賞價值極高,適合作為盆景植物。

3、圓柏

圓柏也是柏樹的一種,其生命力頑強,具有耐旱性、耐寒性和耐高溫性,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也能生長,將其作為盆景植物,日常養護時較為簡單,不需要過多打理。

4、崖柏

崖柏是柏樹盆景最佳品種選擇,其葉片可以入藥,擺放在家中對人體健康有一定的幫助,而且它能凈化室內的有害氣體,減少肺部不適癥狀的出現。

5. 刺柏觀賞特性介紹

刺柏和地柏這兩者屬于同一個種,同一個科,但是兩者也是有區別的,兩者的外形上就有很大的區別,還有兩者的生長特點,生存方式等等,這些都是不同的,等下再介紹給大家,如果大家想要種植的話建議到長景園林苗木花卉基地進行苗木購買,那里的苗木質量都是特別好的,而且價格也不高,是大家購買苗木的好選擇。

6. 刺柏觀賞特性有哪些

1、刺柏

刺柏屬于常綠小喬木,性喜冷涼氣候,耐寒性強,對土壤要求不嚴,酸性土以至海邊在干燥的巖縫間和沙礫地均可生長。喜光,耐寒,耐旱,主側根均甚發達,在干旱沙地、向陽山坡以及巖石縫隙處均可生長,作為石園點綴樹種最佳。常用做園林用途,木材可用做家具材料,根可入藥。為中國特有樹種,原產于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海拔500米以下之山地及內蒙古烏拉山之海拔1400米地帶,以及河北小五臺山、華山、山西北部以及西北地區海拔1400~2200米之高山。

生態習性喜光,耐寒,耐旱,主側根均甚發達,在干旱沙地、向陽山坡以及巖石縫隙處均可生長,作為石園點綴樹種最佳。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,樹形美麗,葉片蒼翠,冬夏常青,果紅褐或藍黑色,可孤植、列植形成特殊景觀。在北方園林中可搭配應用。是良好的海岸庭園樹種之一。

2、崖柏

崖柏原產于中國重慶城口,生長于海拔1400米左右土層淺薄、巖石,現已是瀕危樹種。

形態特征:高5-6(10)米,樹皮灰褐或褐色,長條薄片狀開裂。枝密集、開展,小枝扁平、多排列成平面。葉除幼苗期針形、刺形外,全為鱗形,長1.5-3.0毫米,交互對生。雌雄同株,花單性,單生小枝頂端。球果橢圓形至卵圓形,長6.0-6.5毫米,當年成熟。

種子扁平,兩側具薄翅。本種與朝鮮崖柏的區別在于鱗葉枝的下面無白粉,中央的鱗葉無腺點。生長習性陽性樹,稍耐陰,耐瘠薄干燥土壤,忌積水,喜空氣濕潤和鈣質土壤,不耐酸性土和鹽土;要求氣溫適中,超過32度生長停滯,在-10度低溫下持續10天即受凍害。宜孤植或叢植,或用作綠籬。

3、側柏

側柏別名有香柏、香樹、香柯樹、黃柏、扁柏、扁松、扁檜,主要是根據地區不同叫法也不同。據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的資料,側柏為有毒植物,人、畜中毒主要癥狀為:腹痛、腹瀉、惡心、嘔吐、頭暈、口吐白沫,極少數人還會發生肺水腫、強直性或陣攣性驚厥、循環及呼吸衰竭等癥狀。 側柏為中國特產樹種,生態習性喜光,幼時稍耐蔭,適應性強,對土壤要求不嚴,在酸性、中性、石灰性和輕鹽堿土壤中均可生長。耐干旱瘠薄,萌芽能力強,耐寒力中等,抗風能力較弱。

4、柏木

柏木一般分布在海拔1300米以下的石灰巖山地。形態特征:常綠喬木,高可達30m,胸徑2m。樹冠圓錐形。樹皮幼時紅褐色,老年樹褐灰色,縱裂成窄長條片。小枝扁平,細長且下垂。鱗葉交互對生,排成平面,兩面相似。鱗葉先端銳尖,偶有刺形葉,中部葉背有腺點。雌雄同株。球果卵圓形,徑8~12mm。種鱗4對,發育種鱗有種子5-6。種子近圓形,兩側具窄翅,淡褐色,有光澤?;ㄆ?-5月:球果翌年5-6月。木材特征:心材暗紅褐至紫紅褐。木材光澤強,柏木香氣濃,生長輪明顯,黃色條紋明顯。柏木一般用于建筑、裝飾及其它器具。 中國栽培柏木歷史悠久,常見于廟宇陵園。

5、地柏

地柏中文別名有爬地柏、矮檜、匍地柏、偃柏、鋪地松、鋪地龍、地柏,匍匐小灌木,高可達75cm,冠幅逾2m。枝干貼近地面伸展,小枝密生。葉均為刺形葉,先端尖銳,3葉交互輪生,表面有2條白色氣孔線,下面基部有2白色斑點,葉基下延生長,葉長6-8mm;球果球形,內含種子2-3粒。匍匐枝懸垂倒掛,古雅別致,是制作懸崖式盆景的良好材料。

生長習性喜光,稍耐陰,適生于濱海濕潤氣候,對土質要求不嚴,耐寒力、萌生力均較強。在園林中可配植于巖石園或草坪角隅,又為緩土坡的良好地被植物,各地亦經常盆栽觀賞。

6、龍柏

龍柏主枝延伸性強,但在江南不向外開展而向上繞主干回旋,側枝排列緊密,全樹婉如雙龍抱柱,因此下枝要妥善保存,不可隨意剪除或損壞,否則將形成吊腳苗,大損觀瞻,所以一般不加修剪,任其自然生長。

龍柏樹形除自然生長成圓錐形外,也有的將其攀揉盤扎成龍、馬、獅、象等動物形象,也有的修剪成圓球形、鼓形、半球形,單值或列桿、群植于庭園,更有的栽址成綠籬,經整形修剪成平直的圓脊形,可表現其低矮、豐滿、細致、精細。龍柏側枝扭曲螺旋狀抱干而生,別具一格,觀賞價值很高,我國各地廣為栽培。

7、圓柏

圓柏是常綠喬木;有鱗形葉的小枝圓或近方形。葉在幼樹上全為刺形,隨著樹齡的增長刺形葉逐漸被鱗形葉代替;刺形葉3葉輪生或交互對生,長6-12毫米,斜展或近開展,下延部分明顯處露,上面有兩條白色氣孔帶;鱗形葉交互對生,排裂緊密,先端鈍或微尖,背部面近中部有橢圓形腺體。雌雄異株。球果近圓形,直徑6-8毫米,有白粉,熟時褐色,內有1-4(多為2-3)粒種子。

圓柏在庭園中用途極廣。作綠籬,行道樹,還可以作樁景、盆景材料。產中國東北南部及華北等地,北自內蒙古及沈陽以南,南至兩廣北部,東自濱海省分,西至四川、云南均有分布。朝鮮、日本也產。

頂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bbw特别另类高潮